80-90(13/39)
直接绕过他,兀自离开了河畔。季桓依旧紧紧跟在他身旁,想起来了什么,继续道:“绾绾知晓,因为阿母的死,我向来厌恶床笫之事。”
“我在邺城,第一次中药,生生忍了过去。”
“后来那五年,我也未曾寻过旁人。”
辛宜一边穿过人群,一边留意着韦允安,怀中还抱着阿澈。哪里有空听他说那些话?
“你莫跟着我了!”辛宜当即止步,厌烦地怒道:
“你现在说些话还有什么意思?只叫人听了恶心。”
辛宜正发泄着,恰在此刻,破空声转入耳畔,直逼着此处而来。
季桓当即反应过来,揽着辛宜,躲避过那支弩箭。
骤然出现夜袭,行人纷纷吓破了胆,整个街巷到处都是拥挤喧闹,逃跑哀嚎,百姓们再没了赏灯游街的兴致。
一支弩箭过后,接二连三的弩箭齐发,丝毫没有避让,直朝着季桓和辛宜这处而来。
当即抬袖将阿澈护在怀中,辛宜观察着那弩箭发射的方向,当即挣脱季桓,随着人群一同逃跑。
“绾绾,莫离开我身旁。”担忧弩箭会射到她,季桓躲避的同时,向她那处而去。
辛宜可不管这么多,因为弩箭并不只会射向季桓,还会射向行人,颇有种大开杀戒的感觉。
但越是惊险,也越是她的机会。眼见着机会被箭矢困住,她扎进人群,去寻找那熟悉的灌从。
找了一瞬,仍无所获,反见周遭的官兵一队队出行。辛宜跑得气喘吁吁,再抬眸时,却见眼前早已是火光一片。
那些绚烂夺目的花灯,在天干气燥的夜晚,成了最凶恶的武器,水火接连而至,似乎要吞噬这座城。
眼前的一切,都像极了邺城的那场大火。胡人,骑兵,尸山,火海,碎琴,鲜血。死去的记忆重新在她的脑海交缠。
辛宜忽地发现,她的腿软了!
“阿澈别怕,阿澈别怕!”辛宜捂着阿澈的眼睛,她分不清是在安慰阿澈还在她自己。
眸中泪光闪烁,不时有趁乱逃生的人,时不时撞倒她。
辛宜被撞得踉跄,险些跌倒。阿澈从她掌下露出眼睛,疑惑道:“阿娘,你怎么了,起火了?”
“阿澈!阿澈别怕!”
“阿娘要带阿澈去寻爹爹吗?”阿澈着她的脖颈,紧紧搂着。
“阿澈知道那个人,不是爹爹。”她只委屈地趴在她肩上,小丫头的泪珠滚落,顺着衣襟落在她的伤口上,传来一阵蛰痛。
辛宜倒吸一口凉气,忽地回神。紧张地看向阿澈,是了,她如今不是一个人。
她有她的女儿,她还有她的夫君,她的夫君还在等她。
辛宜缓了口气,试图动了动脚,察觉有了气力,意外惊喜,她赶忙带着阿澈去想前去,沿着河泮的街巷。
“爹爹。”这时候,阿澈看向辛宜身后,忽地开口。辛宜后脊蓦地一凉。
听到熟悉的声音后,她才松开口气。
不是季桓。
“绾绾,我来迟了。”他今日换了身装扮,依旧是长须老者,显瘦苍老,隔着人群,阿澈还是认出了他。
辛宜当即转身,眸中含着泪,咬着唇瓣望着他。上前将阿澈抱给他。
“绾绾,今夜随我一同走吧。”
辛宜强忍着激动,犹豫了一瞬,但想到素问,她摇了摇头。
“素问还在郡守府,你先将阿澈带走,我再想办法脱身。”
说罢,耳畔的马蹄声越来越重,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