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15/35)
,情真意热:“总算回来了,总算能陪朕,陪公府上下过个中秋了。”安国公垂首:“老臣谢陛下施恩,允臣归京与家人团聚。”
都是做给外人看的,嘉文帝微微眯起双眼,眸光往他身后瞥去,然后,停在当中那个副将身上,唇扬了下,示意五人落座。
宫中设宴,为庆安国公归来,特将朝中五品上官员召进宫中,秦明景自然在列。
“多年不见,安国公神采更胜从前啊。”工部尚书低声与秦明景笑说,他快要致仕,剩下些手续与秦明景交接,虽没有明旨,但官员们都知下任工部尚书就是秦明景。
秦明景顺势看过去,不觉感慨颇多,有些人的容貌,当真会被时间眷顾,不像他,这么多年过去,脸变宽,肚变圆,早就不能用俊朗形容,别人见了最多夸句沉稳厚重,可这位亲家,着实英武不凡,站在那儿像一棵风霜磨砺坚韧不拔的青松,坐下后,挺阔坚实的腰背跟如猛虎一般,怎么看,都是极招人的存在。
难怪,沈厌生母不顾门第悬殊也要嫁给他。
秦明景暗自腹诽,不料安国公忽然朝他投来一瞥,他来不及收回视线,四目相对,秦明景感受到迫人的威慑,咳了声,装着同工部尚书说话的样子,“从容”避开。
沈厌自珠镜殿过来,迟了些,但正赶上开席。
看到安国公的刹那,目光下意识往他下手位扫去,而后,精准快速的捕捉到当中那个。
而那人,不偏不倚,也朝他投来令人深思的注视。
第45章 第45章果然生气了,小心眼的家伙……
安国公沈昌收留了四个义子,沈达是最小的一个,常年驻守雁门关,在他记忆里,自己从未到过京城,这次圣上召国公返京,他原以为自己还会像从前一样被留在代州,但国公爷却一反常态让他随行。
除他之外,还有三位义兄,沈通沈远和沈运,三人年纪比他长些,一路颇有照顾。
“我虽没见过沈世子,但觉得大将军待你堪比亲生,你入营时才五六岁,不像我们几个,十几岁才拜到大将军麾下,说起来你就是大将军一手抚养起来的,也不知你和沈世子,谁更像大将军一些。”
“世子是亲生但非大将军亲养,沈达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,我猜沈达更有大将军风骨,其实大将军自己也说过,沈达可当重任。”
沈达笑:“我怎么能跟世子相提并论。”
但心里,他又不可避免的拿自己同沈厌比较,从他有记忆以来,都是跟在义父身边,义父教他武艺傍身,教他练兵打仗,沙场谋算,教他退兵奇技,甚至他都跟义父吃住同行,其他三位义兄虽也是义父左膀右臂,但论起情意谁又能比的过他。
边境孤苦,代州无事时,他经常会忍不住猜想京中那位沈世子,究竟有几分像大将军,或许自己更像,毕竟他同大将军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沈世子,他们的牵绊是骨血亲情,那么他自己呢?
沈达无疑是羡慕沈世子的,羡慕中有酸楚和嫉妒,还有几分不甘心。
此番大将军带他回京,即便知道危险重重,但他为自己能成为大将军行踪最信任的那个,感到无比雀跃,他甚至认为,关键时候自己能替大将军赴死。
大殿上,他看到了无数次出现在脑海中,不断被比较的沈世子。
突然生出一种无力的挫败感,那个人出现在殿内,以一种稀松寻常的姿态,长眸掠过,挟着上位者的从容淡然,他丝毫不将自己放在眼里。
而无人知道,得知自己可以进京前的那几日,他特意去做了几套衣服,穿上后义兄们都赞他英武俊朗,他使劲浑身解数为的便是这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