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-30(11/56)
的女儿,断不可能。”秦明景搁下笔,终于肯抬起头来看她:“别说是你,我也是不肯的,那两个女婢便暂且安置在府中,莫让栀姐儿带到公府去了。”
袁氏别开脸,看向秦栀。
秦栀这才开口解释:“我之所以说祖母这样做无可厚非,是已经想好了对策。”
闻言,秦明景和袁氏纷纷蹙眉看来。
“我审过那两个女婢,她们是祖母托牙婆买来的,籍契也都合乎规矩。桂枝是家里穷,哥哥把她卖了娶亲用的,人很俊俏心气也高,我试探了几句她都不肯接话,是铁了心思想做姨娘的。湘仪是罪臣之后充入奴籍,她同我说愿意为奴为婢,即便做最苦累的活也不打紧,她不想做妾。
我想留下湘仪,让她随红景料理书目账册等事宜,她读过书也认识字,看起来文静柔和但心志坚定,想来是家道中落后忍辱负重的缘故,若她经得住考验,回头我便让她做管事。
至于桂枝,三姐姐刚议定亲事,正如祖母所说是需要自家人助力的时候,我便又挑了三个女婢凑成两双,待三姐姐添妆礼时,母亲可将她们带去,当着祖母的面送给三姐姐,这便叫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袁氏很是赞许的舒心一笑:“你三婶婶定会感激涕零,毕竟是你祖母起的头,谁敢驳了她的颜面,便这么办!”
/:.
秦明景附和:“栀姐儿长大了,不需你我担心她嫁进公府会吃亏受气了。”
袁氏忍不住瞪他:“是啊,只要自家人别来添乱,栀姐儿万事都能好好的。”
半个月后三房的添妆礼上,袁氏领着四个年轻美貌的女婢登门,戚氏听闻那是给三娘的添礼,险些气晕过去,偏不能拒之门外,遂做出大度模样咬牙替三娘谢了再谢,将那四个花枝招展的女婢当着众人面接了过去。
转头看向上首位的老太太,她却是捻着佛珠,一派悠闲自得的舒坦样子。
二房刘氏怎么会错过落井下石的机会,见状便赶紧拉住女婢的手,挨个夸,直夸得满堂寂静,秦三娘瞪红了眼睛,欲哭不哭的垂下头。
秦明华不动声色瞟着在场诸人,不禁暗道:权势真是底气,大嫂袁氏敢明火执仗的报复回来,戚氏不敢翻脸,不是因为大嫂性子烈,也不是为着老太太前车之鉴,最关键的是大哥复了官职,不日还有升迁的指望,戚氏不敢得罪他。
秦明华提点过曹嬷嬷,那是个聪明人,不会眼睁睁看母亲蠢到做戚氏的出头刀,今观母亲面色,曹嬷嬷应当尽力劝解过了。
安国公府迎亲前两日,秦明华特到大房帮衬,言语间透露了敏泰郡主和宋世衡好事将近,这都在意料之中,袁氏便回应道喜。
“衡哥儿自来听话,可这一回却格外固执,有些事想不明白偏又不肯同我们讲,自己个儿闷着。大嫂不知我们难处,外人瞧着风光实则谨小慎微,庆王府的差事不好当,他们父子俩又都在庆王手底下谋生,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”
袁氏逐渐听出秦明华话里的意思,面上仍是茫然不解的表情。
秦明华叹了声:“三房中大嫂做事最爽利,故而我斗胆想请大嫂帮个忙。”
袁氏将嫁妆单子搁下,问:“瞧你这话说的,倒让我云里雾里弄不清楚了。”
秦明华笑:“大嫂是通情达理的,我便不绕弯子直说了。熙姐儿和栀姐儿跟衡哥儿年龄相仿,兴许她俩说的话衡哥儿就能听到心里去,故而我腆着脸来求大嫂,想请大嫂让熙姐儿和栀姐儿帮我劝劝衡哥儿,便应了敏泰郡主,答应和庆王府的婚事吧。”
袁氏又不傻,焉能听不出秦明华的意图,但世上没有双全法,凡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