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38/39)
是我们府上膳工的拿手好菜。”柳金枝低头看一看,发现这是豉汤。
这汤是以豆豉为原料,搭配其他食材煮制而成。
《岁时广记》曾记载过具体做法,需要准备咸豆豉、捻头、猪或羊肉。
一开始要取猪或羊肉切块、焯水去腥味,在锅中加水煮沸,放入一碗量左右的咸豆豉、肉块,用中火慢炖直至肉质软烂。
捻头,也就是麻花段,是由面食做成的,口感酥脆,但若过多熬煮就容易变烂。
所以为了保留其口感,要挑在豉汤临出锅前放入麻花段略煮。
做法不算有多麻烦。
不过柳金枝倒是好奇有多好喝,也就自己盛了一碗,细细抿了一口。
嘶——
“咸鲜浓郁,酥脆可口,这汤果然好喝。”
柳金枝忍不住
称赞。
月牙闻言,也小口小口喝起来,双眸亮晶晶的,脸上全是满足。
好喝好喝!
傅钗华很高兴得到柳金枝的夸奖,道:“你自己就是做膳食的行家,能得到你的肯定,向来这膳工的厨艺确是不俗。”
说着,亲自抬手给柳金枝夹了一筷子菜。
“那再尝尝这个。”
傅钗华夹的是黄金鸡。
要做出来,就需要整只鸡用麻油、花椒水煮熟,吃的时候,要零碎切开蘸酒。
据说做的好的,黄金鸡会皮黄、肉嫩,原味鲜美。
柳金枝谢过傅钗华,夹起鸡肉蘸了黄酒细品。
虽然味道不如前面豉汤惊艳,却也不错。
特别是鸡肉里面还沾着淡淡的黄酒香气,酒香醉人,又更激发了黄金鸡的鲜香。
柳金枝也点点头:“这菜也好。”
月牙的眼睛又忍不住飘到了黄金鸡上。
身边侍女领会,也夹了一块胸脯肉到月牙碗里。
月牙顿时笑眯眯的,眼睛都弯成了一道桥。
“这些都还只是开胃小菜,后面还有几道菜是我让人精心烹制的。”傅钗华举起酒杯,“来,今日中秋,我们尽兴吃喝。”
“好。”
柳金枝举起酒杯。
酒液摇动,映出天上一轮明亮圆月。
二人酒杯相撞,发出清脆一声响,随后各自饮尽。
与此同时,南下队伍之中。
柳霄默默抬头望月,身后杜卫替他披上披风,道:“少东家,外头冷,别冻着了。”
“也不知道阿姐现在在做什么?”柳霄叹了口气,“这是阿姐回来之后,在汴京城过的第一个中秋,我却不在身边。”
“有月牙陪着东家呢,少东家放心。”
杜卫说完,又劝。
“咱们还是先进驿站吧,傅大人叫人熬了热汤,还有羹,少东家喝一点暖暖身子。还有半个月才到地方,明日还要赶很长时间的路呢。”
柳霄点点头,转身回了驿站。
驿站里头此时溢满香气,饭桌上摆了热乎乎的饭食,其中有碗羹,傅霁景正坐在桌边盯着这羹发呆。
柳霄不由瞥了一眼。
就是很普通的姜辣羹,不知道傅霁景盯着它做什么?
想着,柳霄刚落座,就看见杏安盛了姜辣羹递给傅霁景,小小声劝道:
“二郎,就喝一口吧,虽然这姜辣羹是比不上柳娘子的手艺,也不能饿着肚子不吃啊。”
傅霁景叹了口气,端过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