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32/39)
旨中提到的算经科前三好巧不巧都在现场。男人核对一番之后,大手一挥,直接带走!
这个转变惊呆了众人。
潘琅寰尚且还跪在地上,迟疑道:“这……这就入宫面圣了?”
黄师道站起身,顺便把他也拉起来:“许是官家想要见见这些好苗子。”
潘琅寰默默。
他每年送那么多金银进宫给曹大监,虽然得了庇护,但别说官家了,他连曹大监都没见过几回。
柳霄以前虽然是平民百姓,但科举有望,一步登天,直接就能见到官家。
这种对比,使得他想要潘安玉考科举的想法再度萌发。
然而一扭头,他就见着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考生,形容落魄,有出气,没进气的被人抬走了。
旁边有人感叹:“唉,老刘就是没这个天赋,硬要考算经科,都快把自个儿考疯了。”
潘琅寰:……
他抹了把脸。
算了,潘安玉当膳工比当疯子好。
就这么着吧。
大不了他再努力点儿,多挣点银子,保潘安玉能平安一辈子就行了。
*
柳霄被官家召进宫后,两天都没回来。
周围人都知道了这件事,不管是认识的,还是不认识的,都纷纷涌进小饭馆祝贺柳金枝。
当然,他们主要目的还是想沾柳霄的光。
但柳金枝都低调谢绝了。
给朝廷办事,需要的不是风光,而是低调。
柳金枝明白这个道理,于是照旧只把自己当作小饭馆的老板娘,少说,多做。
连带着饭馆里的伙计都谨慎了许多,就连膳房里的一只苍蝇都要赶出去。
虽然他们只是饭馆伙计,但也要尽力做好,不拖柳霄后腿。
就连与他们虽无关联,但逐渐被当做自己人的潘琅寰,进了饭馆之后都被严格要求站相、坐姿。
搞得潘琅寰一脸憋屈。
终于,在第二天黄昏时分,柳霄被一辆马车送了回来。
此时已快打烊,伙计们都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。
潘琅寰正对着面前一盘黑不溜秋的甜食皱眉,抗拒写满了脸,却抵挡不住对方潘安玉闪瞎眼眸的期盼神色,正要艰难伸手……
门外响起了柳霄的声音:“阿姐,我回来了。”
众人立即凑到了门口。
潘琅寰更是松一口气,逃命似地扔下盘子,去凑了这场热闹。
柳金枝迎到门口,将站在门口,长身如玉的少年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,少年身形清瘦,眉眼俊秀。
明明前不久还是个孩子,现在就已经是琼风秀骨的少年郎了。
“阿姐。”柳霄笑起来,眉眼温柔好看,“官家给我派了一件差事。”
先前黄师道已经提点过了,柳金枝知道柳霄要去南下赈灾。
但柳霄道:“可陛下让我即刻动身。今晚就收拾包袱,明日就与赈灾队伍一同南下。”
柳金枝愣了愣。
不过转念一想,她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么着急。
前面想法子花了太多时间,所以后面只能拼命赶上。
柳金枝望着眼前人,第一次理解什么叫“儿要远行,母担忧”。
“唉,赈灾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。加上现在堤坝还没修起来,南方时时有可能再被泯水冲毁。”
柳金枝担心。
柳霄道:“阿姐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