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(20/30)
如璋也就是还年轻,等过几年帝师致仕告老,工部尚书的位置肯定是要让关侍郎补上去的,到时候入阁岂不是名正言顺的事。看着挺名正言顺的,但自己的亲家天天在老家陪着他亲爹整天遛鸟斗鸡,关如璋心里能没数吗。这世上没有什么名正言顺的事情,想得太多最后尴尬难堪的,必定是自己。
对于前途二字,关如璋从不敢有一丝大意。而关如璋对于金家而言,就如同裴元眼下对于关家的意义。金家没人在京城在朝堂上站着,唯一能指望的是关如璋这个姻亲。
关平业不是个惊才绝艳的人,他在任上稳扎稳打,或许外任的时间长些,但只要不出错就总有回京城的一天。到时候以他的出身和资历,六部里当个郎中甚至侍郎不成问题。
金氏是跟着丈夫去任上过逍遥日子,还是守在府里伺候好公婆养好儿子,帮着婆母把府里管好,做好她的大奶奶之余,再帮着娘家时刻关注着京城里的动向,她做出了她的选择。
“这可真够复杂的,这些家族都是联络有亲,你拉着我我扯着你的,谁家出了谁一大帮子人都跟着心里哆嗦。”
怪不得那些戏台上一唱就说皇帝老爷要株连九族,不株连怎么办?这家的公子是那家的姑爷,这家的小姐又是那家的管家娘子。
这不仅仅是圣上和某一个臣子之间的事,这是君权和读书人之间的博弈。
读书人,人人都想着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,可也得看看帝王能给出什么样的价码来。
要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,可就怨不得这些勋贵世家清流,以门生故吏、姻缘结亲等等手段,来给自己和家族谋求后路。
“说了这么多,怎么还不把最想问的问出来,今晚上不问可睡得着。”
谢九九再是觉得自己对关家的态度已经平和下来,早已经不紧张了,其实本能还是比她的心更诚实一些。
谢九九现在问关家的事问得有多仔细,心里对关家、京城、裴元的未来和仕途有多么操心和担忧。
这不是自己赚多少银子就能解决的问题,如何陪裴元走下去,怎么在京城这一滩浑水中挣扎出个人形来,谢九九得一点一点的学。
“等明年春闱之后,我们是自己在京城买宅子,还是……”
“当然要买自家的宅子,想什么呢。”
裴元还以为谢九九要问的是今年过年是回家过还是在关家过,没想到她想得比自己更远。
裴元夹起正好烫熟的羊肉放到谢九九碗里,“参天大树再茂盛,枝枝蔓蔓再无依,不是同一颗种子上长出来的,就不可能勉强绑在一起不分你我。”
“朝堂之上互相扶持本不错,可要我死心塌地做个关家人倒也不必。再说我是岳州容县的考生,我有师承有来处,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腰杆子还是要挺直些,对不对。”
“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,我也是这么想的。咱们日后肯定少不了要母亲他们帮忙的时候,可你也不是没有回报回去的机会。便是我,我不是坐在家里吃干饭的,对不对。”
谢九九一听裴元这话就高兴了,她倒不是强求谁入赘谁嫁人,她就是打心底里不愿意裴元真的为了前途把自己委屈成这样。
虽然这话说出去怕是要遭人打嘴,虽然这个委屈外边多的是人愿意来受。可人性就这么自私,别人干点什么谢九九都能挑刺,自己的丈夫得了再多,也总觉得这人还是受委屈了。
“对、对对,娘子说的什么都对。”
裴元执壶替谢九九把酒倒上,两人一口酒一口肉的吃了个痛快。过后便再也不提这事,未来的前途好与不好,总之两人一起往下走便是了,再不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