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(14/16)
这一次秋闱岳州中举的学子一共七个,虽不如往年多,但这其中出了裴元这个解元就什么都足够了。要知道裴元之前就已经考中了小三元,如今中了解元,要是来年再考中状元,那可就是□□了。左知府自己也是正儿八经进士的出身,但他当年光是乡试就考了三次才考中,且名次并不靠前。
之后倒是会试一鼓作气一次就中了,会试的成绩并不靠前,到了殿试时凭借一首好字才拍在了二甲末尾。
左知府知道自己的长处,圆滑不至于奸猾,没有经世之才但主事一方把该办的事办好还是从来不怵谁。所以当年考中进士之后,便托人使银子,让吏部当年便点了个缺外任为官了。
从县令到知府,这些年他除了大计述职再也没有回过京城。这些年也看过了许许多多进京赶考的举人,和金榜题名回乡祭祖的进士,见得多了其实也就见怪不怪了。
但或许是裴元的来时路,又或者是已经中了二元的裴举人太难得,总觉得自己正当壮年以后还能往上走一走的左大人,这不就主动找上门来了。
“今年轮到本官随布政使大人、按察使大人进京朝觐,专门等在此处一是见一见你们三人,毕竟错过了这一次日后再要相见,却不知是在何处了。”
今年岳州出了裴元这个解元,他跟着上官进京述职,去吏部考察恐怕腰杆子都要比上次挺得更直些,因此当他看着穿着举子青袍的三人被管家带进来,他眼尾的笑褶子都深了些。
“大人言重了,等到了京城一定要去拜见知府大人,又怎会不知道见面在何处。”
当初裴元为了妻女,等了三年才参加乡试。今年谢家刚分家,人人都以为裴元又得缓上三年再去京城,却不想这人倒是转了性情。
外边都传说裴远舟什么都好,除了怕老婆。
大家都说谢大娘子当初确实帮了裴远舟一把,可过后没多久关家就找来了,要说吃苦裴元着实没吃多久的苦,如何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般,对谢家娘子这般死心塌地。
为此甚至有人猜测是不是谢九九背地里请了什么神佛用了什么手段,有一阵子谢九九常去的那间庵堂,都成了容县未婚小娘子们必去的地方。
原本主殿里的送子观音娘娘,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多了个保媒拉纤的活儿。偏偏越是这样大家伙就越是传说那庵堂求姻缘百试百灵,到现在那庵堂的香火已然特别旺了。
不过这些事左知府并不在意,确定了裴元要赶来年春闱他也不废话,把真正的来意说了出来。
考中乡试之后,衙门会收录一部分优秀的考卷作为范文存档并上报礼部。这些事情自有衙门去办,用不着举人们操心。
但左知府想要做的是做个牵头的,给整个岳州的举子们出个文集。底下有些官员总想着拿联姻或是血脉来拉拢裴远舟,可一个被亲爹过继出去的人,又怎么会对这些东西真正在意。
倒不如以文会友,大家同科的举人们一起出个文集,这东西不管以后卖得如何,这也是一种情分。自己这个知府作为牵头的人,是不是也能算在其中。
官场沉浮最是说不准的事,别看着如今上头那些大人们清贵、煊赫,保不齐哪天出了什么事就得全家老小一起倒霉。
倒霉的时候不求有贵人搭救,只要能有人能帮一把,哪怕是扔个银锭给自己,说不定就能挣出一条活路来。
想要有那样的人,就得日积月累把关系网给搭好,处处留个心,得叫人记着自己的好,别让人一提起那个姓左的来就摇头。
“你们把文集诗词送去本官府上,到时候管家收集齐了会送去官办的刻书处,到时候书成了再寄给你们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