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24/28)
不用力的时候不显,握笔或是俯身压在谢九九之上的时候,才会似弓弦蓄力凸显出来。这会儿他左手随意垂落,右手食指和中指弯曲勾着一截细麻绳,麻绳裹住的是个不大不小的油纸包。油纸包包得厚实,谢九九还看不出他买的是什么。
黄昏时分是一整天里南城最热闹的时候,在码头干活的人赶着进城回家,早上从城外进来做生意办事的人也赶着出城。再加上出门吃饭的人,本就不算宽的街道,说是车水马龙并不夸张。
谢九九想往街那边走,刚迈步就被一辆马车拦住了去路,从马车上下来的是城东粮油铺的两个小娘子。
自从谢九九把云客来接过来当了掌柜,这两个小娘子就来得特别勤快。尤其最近谢九九上了特色菜,两人来的次数就更多了。
是熟客又是两个小娘子,谢九九把两人往饭庄里引,又扬声把秦娘子喊来,“带两位小娘子去二楼最里面的雅间,螃蟹拿四只清蒸的,今日的蟹满黄了,特别好。”
“谢掌柜说好肯定就是好,我们喜欢吃什么只有你记得,就听您的安排。”
年轻的女郎能从城东到城西来饭庄吃晚饭,一定是喜欢美食的人。
可小姑娘天天吃辛辣的东西又不行,谢九九都看见两人中个高的那个下巴和脸颊冒了红疙瘩,上了脂粉都遮不住。
所以今日再吃香蟹锅是万万不能的,四只清蒸母蟹配上云客来秘制的调料,再来一份萝卜丝煮鲫鱼,别的菜都不必了,点了鲫鱼锅的都能送一份叶子菜或是面条。
鲜香浓郁的鱼汤被苗条或是叶子菜吸满了汤汁,味道比光口喝汤还要更好吃。
谢九九寒暄着把两个小女郎送上二楼,再转身时裴元已经从门口进来了。有几个熟客老饕认识裴元的,还笑着跟他打招呼。
“裴姑爷今天怎么有空过来,听说姑爷的舅舅从京城过来,这以后姑爷是不是要跟舅舅去京城啊,咱们谢掌柜跟不跟着去,去了我们可怎么得了。”
关如琅在容县待了不过两天,流言就已经传开了。
这几个食客话语间虽是玩笑但也夹杂了几分试探,对于他们来说谢德昌是老相识,谢九九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。
裴元一个外来户,当了上门女婿本是挺好的事,现在突然冒出一个当大官的舅舅这就有点叫人摸不准脉了。在他们看来当上门女婿那都是被逼无奈,现在有好亲戚能倚仗,谁知道他还愿不愿意留下来。
“这话玩笑了,我家的老宅在此我的原籍也本县,成了亲成了家哪有说走就走的道理。”
“方叔,谁说要走了,我的夫婿去哪儿不得我说了算。他不常来你们可别拿他打趣,好没意思的。”
裴元不是不会八面玲珑,但谢九九此刻就是不想看他被几个老食客调侃。干脆牵过他的手往后院走,也不管几个年纪大了的熟客,看着两人牵在一起的手哈哈直笑。
“你怎么来了,母亲和舅舅都在家里你也不陪着。”
“云客来这么忙,是不是得想法子再招个掌柜的回来。”
后院和饭庄有一道厚厚的门隔开,就是为了防止有食客喝醉了酒稀里糊涂往后院冲,后头除了跟厨房连着一张小门还有一排库房和跑堂店小二的舍房,不能由着外人进进出出。
春儿往前面去的时候没忘了把厚门板关上,前面的熙攘热闹一下子就只剩隐约不分明的声音,连带一直精神抖擞的谢九九也忍不住塌了肩膀,长长叹出一口气来。
“掌柜不好找啊。”谢九九也觉得不能老这么下去,自己可以做一个天天守在店里的东家,但不能老这么靠自己一个人顶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