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-60(14/48)
乘车,去汀城北部的云浮山,同我的旧部会合。”“那你呢阿兄?”辛宜不同意他的决定,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放。宋峥想起另被他安置在旁处的人,心中苦笑。
他永远都舍不得绾绾受苦,她值得更好的郎君。
“我生来命大,当年在战场上同北方的塌然交战,比这更重的伤我都挺过来了。”
“我们不能一同离开,季桓他定然也想得到,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和一个伤者,行不了多远。”
宋峥咬牙忍着身上的疼痛,有些坚持不休,“绾绾,你先走,行至下个码头前,我同岑滳也下船换行。”
“可是阿兄,你把部曲都给了我,我怎能将你一人至于危险境地?”辛宜擦去眼泪,死死握着他的手。
宋峥愣愣地看着辛宜,想抬手擦去她眼角的泪水,却又没有气力。
这次,绾绾终于满心满眼只有他了,同他们儿时一般,亲密无间,形影不离。
可自从,赤山之乱爆发,绾绾变了。
从那过后,绾绾同他虽然亲密,却又不那么亲密。
十三岁那年,绾绾一个人偷偷在纸上画着小像,他凑近想看,绾绾却急急忙忙地塞进匣子中,眼眸中隐隐还有别样的情愫。他离近才发现,绾绾的耳朵红了。
后来他实在好奇的紧,趁绾绾不在,悄悄打开了匣子。
小像上那个骑着马的少年,明显不是他……
再到后来,他经常随父亲外出征战,同绾绾更是聚少离多。每每回来,想同她亲昵亲昵,却被绾绾不着痕迹的躲开。
那时他想,绾绾少女心事,许是他不在时,有旁得儿郎讨了她的欢心,她年纪小,不懂那些弯弯绕绕的把戏。
再者,辛先生定然不会把绾绾嫁给旁人,他们两家知根知底,他与绾绾又是青梅竹马,一同长大。且他征战沙场多年,战功无数,在父亲身旁还领了要职。
只要他去提亲,辛先生没理由会拒绝。
她这般信任自己,心疼自己。宋峥蓦地涌上一股愧意,他昨日被仇恨蒙蔽双目,未对她言明实情。
他早早从季桓手底下救出韦允安,命人将之送往丹阳。
只是韦允安已被去了势,他已经那般,又如何与绾绾相配?绾绾跟了他,今后等着守活寡不成?
可笑得是,绾绾彻彻底底将他当成了兄长。昨夜他情急之下,骤然说出了压抑在心头数十年的话。
他发现了她的惊讶,疑惑,甚至还有一丝惧怕与畏缩。
他知晓,绾绾是怕拒绝他后,二人再也走不回当初了。她怕他会心寒,怕他们自此陌路。
他也怕,怕绾绾知晓以后,会拒绝他,会离他更远更远。怕她不再唤他阿兄。
当年父亲死后,他以为绾绾经历了邺城的祸事,便
不再想成婚生子。留在扬州陪着辛先生安度晚年,也是极好。
而他那时,被仇恨蒙蔽双眼,无论如何,他都放不下杀父之仇。他想着,绾绾在扬州,扬州就是他的家,他回来了,绾绾就在那,等着他,唤他阿兄。
哪知,他又错过了一回。
绾绾和韦允安结为夫妻,婚后两年还生下了阿澈。
只要韦允安对绾绾好,他自是无话可说,就算心上跟针扎得一般,他也会笑着祝福绾绾,同韦允安称兄道弟,逢年过节替阿澈包上一份红包。
思绪慢慢回笼,宋峥看着辛宜,从她手中抽回自己的手,擦去她的泪珠。
“不会有事的。”宋峥撑着身子起来,面容冷肃,看向一旁的岑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