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、第 23 章(1/24)
“可哪房好端端会让头等大丫鬟去端饭?”顾一昭提醒四姨娘。绿依之于大姨娘,就如木兰于她、当归于太太,都是一等一的左臂右膀,怎么可能去干去灶房里端饭的小事?
四姨娘“啊”了一声。
大姨娘这人虽然每天都笑吟吟,但顾一昭总觉得她笑里带刀,不是好人,所以顾一昭再提醒四姨娘一句:“我敢打赌那天三娘子和六娘子装扮必然平平。”
“怎么会?”四姨娘不信,“我还特意打听过了,三娘子要穿满地金石榴红百褶旋裙,配鲜嫩荷叶绿褙子,六娘子要穿鹅黄配嫩绿的蜀锦袄裙,两人都是富丽堂皇。”
顾一昭摇摇头:“若是娘遇到此事,会大张旗鼓让人人皆知,还是会藏着掖着自己偷偷准备?”
四姨娘想了一下,老实回答:“藏着。”
偷偷打扮女儿,到时候惊艳四座。
她连婢女都不告诉。
“是啊……大姨娘那么沉稳的一个人,怎么会把女儿穿什么嚷嚷得满府皆知?”
顾一昭很欣慰:“娘能想明白就好。”
她就按照自己意思装扮,穿得素净大方就好,梳的也是女童发髻,只穿金戴银传递“太太爱护庶女”的信号。
这种场合,着装要符合商务要求。
四姨娘被女儿一番教育,已经不打算凑热闹了,只不过还是好奇:“那个赵家到底有什么值得大姨娘算计的?”
很快到了设宴的日子。
顾一昭早早起来,装扮好就和二娘子汇齐,一看两人穿得都是方便干活的衣裳,于是相视一笑,开始忙碌。
二娘子吩咐身边武陵去灶房催菜,青城去监督果品摆放,自己则再次去席间看待客的陈设还有什么查漏补缺的地方。
顾一昭也忙碌,叫山矾去监督小丫鬟将昨日挑好的花瓶搬运出来给后厨,昨天已将待客用的成套餐具从库房搬出来,此时还要再次清点交接以防万一。
惹得崔氏笑话两个女儿:“前几天不是都备好了么,怎得今日又检查一遍?早知道这么仔细应当送你们进宫做女官。”
话是这么说,不过她还是很满意两人严谨认真:“一下就长大了。”
请客的时间定在晚上,但张氏下午就来拜访了。
赵同知夫人张氏,皮肤雪白,气色透着红润的血色,身高体壮,胸脯高耸,一看就从不痛经,若是再黑些、去掉身上钗环,只怕跟乡村里那些农妇没什么两样。是个地母般的人物。
她女儿元风跟她长相相似,大气明媚,个子要更高些也更瘦些,但还是比江南闺秀大了一号,美眸善睐,面带笑意,一看就性子活泼。
张氏性子爽利,才见崔氏就笑:“今日可算见着夫人了。”。
之前崔氏水土不服,张氏还特意送了药材礼品过来。
太太就谢过她,两人互相给对方女儿赠见面礼,张氏见一水的小娘子们先“哎呀”了一声:“水葱般的嫩人,让我不知道先疼哪个好。”
她送小娘子们一人一个玉石雕刻把件,材质都是和田白玉,雕刻的是不同材质,只生肖不同,可见是用心准备过的。
连远在老家的大娘子七娘子、还在吃奶的八娘子和九娘子都有份。
崔氏也给元风送了一对翡翠手镯。
崔氏从前在宝鸡陪老爷住过一段日子,张氏又是陇原人士,两人就说起一些西北的风土人情。
张氏天生好口才,将神秘的西域娓娓道来:关西七卫如何凶悍,占据为城连朝廷的账都不买;哈密卫送来的蜜瓜又甜又香,常常有胡商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