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宿敌登基为帝之后 > 21、教习

底色 字色 字号

21、教习(2/29)


    武安侯谢谦与京兆尹主理此事,代昭王将奏报呈上:“禀陛下,刺客系出河北,乃夏贼赵建安余部,前后共一百零三人,已尽数落网。”

    事情清楚,脉络明确,京兆尹也奏禀,刺客行刺是在京郊,并无百姓伤亡。

    “昭王如何看?”明德帝看向立于右首的陆憬。

    “回父皇,儿臣以为此事不必再深究。河北归附,人心不齐。若是大肆追查,只怕会引得降将人人自危,地方军心不稳。”

    如此气量,明德帝心中甚是宽慰,满朝文武亦叹服。

    “太子的意思呢?”

    陆恒顺水推舟道:“儿臣以为五弟所言在理。”

    此事昭王是苦主,他愿意息事宁人,旁人便更不会追究。

    而陆恒身后,淮王陆忱本就面容沉静,闻言愈发安心。

    行刺之事暂且揭过,顾宁熙却仍在猜想此事是否与东宫有关。不过天家事端,能有几桩是能刨根问底,有确切定论的呢?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还有一言。”

    朝臣的注意汇聚到昭王殿下身上,陆憬道:“百余名刺客入京,皆是从潼关过,此事有刺客画押为证。儿臣以为潼关太守难辞其咎,只怕他难以胜任此职。”

    顾宁熙眉心一动,她便说么,昭王殿下怎会轻描淡写揭过此事。原是以退为进,在这里等着。

    潼关是出入京都的重要门户,地势险要。

    昭王殿下话音落,殿中气氛霎时变得微妙起来。潼关太守乃正四品的地方要职,这一任太守赵良更是淮王殿下亲自举荐,当时还颇有争议。

    太子沉吟未开口,陆忱却当即道:“偌大一座潼关,人事往来复杂,有疏失在所难免。刺客入京又是向皇兄寻仇,皇兄吉人天相,毫发无伤。赵太守纵有失职,理应有所处置,只是撤换未免过了些?”

    明德帝微不可查地蹙了眉,陆憬道:“刺客前后分作十几批,一月内混进潼关如入无人之地,这并非太守失职,而是无能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语毫不留情,一力保举赵良的陆忱却觉自己面上同挨了一记耳光。

    谢谦手中握了实证,已供陛下御览。那些刺客都由他逐一提审,他们多数混入商队,有的则是装成菜贩,还有的扮作流民,不难寻出破绽。

    昨日殿下交代过他,金銮殿上让他不必多开口。淮王并非心胸宽广之人,他若早早与之交恶,只怕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。谢谦倒是不怕的,昭王殿下与这两位异母兄弟的关系他多少能感同身受。尤其如今后宫中当家作主的是太子和淮王的生母,纵然姚皇后贤达大度,但她怎可能不偏心自己的儿子?

    陆忱正欲辩驳,却被兄长不动声色以眼神制止。陆恒心底叹气,六弟前半段的话语已然惹了父皇不悦。

    此事终归是父皇作主,他再辩也无用。

    顾宁熙旁观了一切,潼关太守无能,危及的是京都安全。若是刺客源源不断入京,满朝文武难免受到波及,谁也不愿意时时悬心。况且以赵太守的资历,本就难以服众。

    陛下是天子,膝下诸王长成,为稳固皇权不会放任他们一家独大。就如陛下虽然器重太子,但凡是军国要政陛下必得亲自过问,不曾放权。陛下从来看重嫡子,庶出的几位王爷都不成气候。淮王陆忱与太子一母同胞,昭王便是制衡太子的最好人选。

    陛下乐于见到朝堂平衡之势,但他绝不会容许骨肉相残。尤其是行刺一案,已经触到了陛下的底线,势必要遏止。

    无论此事背后有没有淮王甚至太子的授意,单就无能这一条,潼关太守都保不住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边底玩物少女 【重口】 杀穿耽美文副本(np) 修仙反派掀桌指南(NP) 名妓(1VN,轻微SM) 【黑篮同人NPH】愿你相伴 淮南为栀 (校园H 1v1sc) 当黄文作者被迫体验黄文生活(高h) 不小心睡了男友老板(1v2)高h 十九世纪伦敦养家日常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