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0-150(2/30)
。张明卿笑着问:“你们这个厂房,最多能租多少年,我们也是要对里面做改造的,厨房要扩大一些,烟道也要重新做,能不能等一等,我们把相关证件办下来,再跟你签订租约。”
廖主任有些为难:“张老板,我们打开门做生意的,不能一直等着你啊,万一有被人也想租怎么办?”
张明卿想了想:“我给你三千的押金,你等我半个月。”
廖主任想了想,大概是这间食堂没那么好租,所以点头同意了。
徐梦却是兴奋的不行,这房子的格局不好,厨房对着外面的大马路,进出都要经过厨房,以前这样设计,是因为工人们吃饭要从厂里进来,但他们不一样,以后厂区跟这边是完全隔离的,这边是一个独立的厂房。
那么厨房的方向就要改,以后朝着外面做大厅。
徐梦比划了一下:“这里这里,以后这边做加工的厨房,这里做打包车间,靠着马路这里做个门店出来,这么大的地方可劲儿能给咱们折腾。”
国营厂的人都是吃铁饭碗,不操那份多余的心。
其实这个地方,改造成餐馆餐厅也很好。
等送别了廖主任,张明卿啧啧几声:“也不知道空了多久了,也不租出去吗?”
八十年代开始破墙开店,好多厂子都把用不着的地方租出去了。
徐梦说:“我也打听过了,这地方原来好几个关系户都想租,后来都没谈拢,不然咱们也捡不到这个漏了。”
张明卿显得特别高兴,揽着徐梦的肩膀说:“这件事情办成了,你是个功臣一个,走我请你吃个饭去。”
这件事情一搞定,心里的那块石头就算落下来了一大半。
这一段时间徐梦东跑跑西跑跑的,中间还去了趟区里表演了小品,选拔赛过后,黄晓莹有些激动的说:“咱们这个节目上了市里面的节目了,到时候京市电视台都要全程播放,咱们是区里唯一一个非歌舞类的节目,拍在第二个呢。”
也就是大合唱以后。
徐梦虽然表演的很生硬,但她一站上去就是个台柱子,区里面好几个领导都问这是谁。
刘大姐笑着夸黄晓莹:“真是不错啊,区里面好几个领导都夸你剧本写得好,你有没有想过去投稿?”
黄晓莹一个激灵:“投什么稿啊。”
刘大姐兴致勃勃:“杂志,报纸,豆腐块文章,我们那个年代很流行投稿的,我年轻时候还写过不少稿子,赚不少钱呢,你文笔不错,可以试试。”
黄晓莹听了就很感兴趣,找刘大姐打听起投稿的事情来。
黄晓莹现在只负责炒料,下面还管了六个员工,算是个小主管,有些活儿她也不必亲手去做,技术上指导指导就行了,空闲下来的时间也比较的多,有空的时候她会看看书,也会自己写一点东西,是有过投稿的想法的。
但第一次有人摆上台面,问她要不要投稿,这还是第一次。
“可以吗,我也可以投稿吗?”
“你这孩子,有什么不好投稿的,回头我给你几个杂志和报纸的联系方式,只是每一家的风格不一样,你记得不要一稿多投,这家没给你信儿,你再去投下一家。”
徐梦见黄晓莹也总算是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,也放宽心起来。
就这样到了市里面表演的日子,黄晓莹的节目第二个出场,获得了不少好评,一下舞台就有人给徐梦递小卡片:“姑娘,你想做模特吗”
黄晓莹也收获了很多称赞声,晚上的晚会结束时,黄晓莹导演的节目还获得了晚会的一等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