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(2/39)
留几天,最后回学校再听几天流言。但冯燕文她没经过什么事儿,心里承受能力很一般。
比起自己,她更担心妈妈。
小白点了点头,问了一个电话号码,就出去了。
到了外面,跟同事讨论起来:“你觉得事儿大吗?”
同事摇头:“还说不好,我们去看看儿媳妇那边什么情况。”
这种案子,一般都是亲近的人下手的可能性,比外人要强得多,除非徐梦是个反社会人格,就为了偷土吵架投毒,这人该是多狭隘,单看那姑娘又不像,虽然是寄养家庭长大,但感觉也挺正常的,学习成绩又好,不过看人不能凭感觉,有些人就是看着多纯良,背后就有多阴险。
小白说:“里面那个女高中生,我是认识,能送一杯茶进去吗,都坐在里面好久了,水都没喝上一口,她可不是罪大恶极的罪犯,咱们不能这样对她吧。”
有时候他们审问犯人也要有手段。
有人照顾是一个待遇,没人照顾又是另外的待遇。
徐梦那边,很快有人送去了一杯茶水。
杨三淑那里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,确认过她的嫌疑很大。
而且她是真的对公婆的怨念很大,俩老的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就对她下过毒,后来她侥幸逃过一劫,随军去了。
后来丈夫转业,分配到了京市,结果刚安定下来没过几天好日子,这俩老的又跟着过来,这一家人在一起磋磨了十几年,别说处出感情来了,简直都快成了仇。
老太太又在隔壁房间撒泼:“我都说了肯定是她俩干的,我这个儿媳妇最恶毒不过,以前就跟我老伴儿关系不对付,进城以后更加嫌弃我们吃喝要花钱,为了这事儿没少拌嘴,邻里间是知道的,我家这个老头子以前在乡下可是个壮劳力,结果一到城里就成了个痨病鬼,早知道这样,还不如带他回农村去,虽然日子难过些,但好歹能多活几年,我这个命啊就是这么不好,老头子如今走在我前头了,我以后可要怎么过日子。”
没了老头子,她连门都不敢出。
刚开始说人是儿媳妇杀的,那就咬死是儿媳妇杀的人。
后来又说是徐梦杀的,言之凿凿就是徐梦杀人。
后来越说越离谱,成了徐梦跟杨三淑合谋杀人。
赵山索性低着头一直都没说话,他知道媳妇儿跟父母的关系很差,父亲的遗体是他去医院处理的,从确认中毒以后,警方就介入了,现在他不是没后悔过把父母接到城里来,想想之前的日子还挺好过,当年他拿了一笔不低的转业费,他媳妇拿着这笔钱,转手就在城里买了这套房子,为着这事儿,他父母对媳妇意见就很大,觉得儿子的钱没过他们的手,拿着钱在京市买个房子干嘛,以后还能不叶落归根回老家?
杨三淑也有自己的理由,赵山都落户京市了,还提了干,那就至少要干到六十岁。
她可不乐意在京市租房租个二十年,光租金都能买一套房子。
还有一点杨三淑没讲,以后孩子们落户都落到了京市,谁还回乡下去呢,就图老家的那几亩地?
老人自然也知道这一点,确认了儿子儿媳以后不会给他们回乡守墓,自然不会怪到儿子头上去,秉承着一切错误都是儿媳妇造成的思想,越看杨三淑越不顺眼。
杨三淑也是个厉害角色,知道公婆要过来,就迅速把赵山的私房钱,跟他的转业费拿捏到手里了。
日子就是从父母进城以后渐渐不好起来的。
家里有三个孩子,本来日子过的就紧吧,他父母早些年都是吃过苦的,进城以后就是冲着享福来了,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