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正文完】(6/33)
眉眼终于露出与往日一般无二温和的笑意。这一笑,引得人群再次沸腾。
“魏帅万岁!”
“大汉万胜!”
欢呼声直冲云霄,久久不散。
此时一群孩童从人群中钻出,手捧野花,仰着小脸高唱新编的童谣。
魏家女帅披红妆,
不输男儿镇四方。
马蹄踏破匈奴胆,
从此边关无狼烟!
魏倩重回马上,听后勒马,她俯身接过一个孩子手中的野花,别在鞍前。这一举动,瞬间点燃了更热烈的欢呼。
“大汉万年!魏帅万年!”
声浪震天,惊起城楼檐下的群鸟。白羽纷飞中,魏倩看着一旁的天子,又抬眸望向巍峨的未央宫。
此时的大汉,正式迎来她的时代,百姓当着天子面呼她万岁,她战功赫赫,军队由她掌控,她文治天下,百姓为她唱和。
无人可以质疑她,她的政令就是大汉的政令,她有了霍光的权利,还有霍光没有的军功,她终究应了刘邦最开始的那一句。
卿非吾之李斯,而是吾之姜太公。
她达成了出则挂帅,入则为相的最高成就,她才三十一岁。
文臣武将向她举杯称贺,她向众人回敬,这是大汉,将来人人如龙。
韩信想了想,“魏相想法很好,但兵强马壮才通威慑,我还需建立三大要塞。”
“设都督府,驻精兵三万,震慑漠北。再设燕然都护府,控制西域商道。最重要的是设瀚海烽燧线,每隔百里设烽火台,匈奴异动,顷刻可知。这样方可让魏相的谋有用武之地。”
众人皆夸矣,韩信在军事上的天才,是真的非常天才。
对于方才沈寂说的无人治理的担忧,魏倩成竹在胸,“西域不用直接统治,只需屯田养兵,在轮台、楼兰等地设军屯,汉军且耕且守。册封城主,承认当地统治者地位,但必须接受汉印绶。”
“我们以上都是为了丝绸之路,所以要把控全局,将西域商人纳入官方贸易体系,利尽则自来。”
帐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,魏倩说完便目光灼灼看着帐下将军与谋臣,她的话语坚定,“十年之后,草原上将再无持刀南望的匈奴,只有为汉廷牧马的顺民。”
魏倩话音方落,帐内先是一静,继而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。
陈平率先起身,长揖一礼,“魏帅此策,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!分化匈奴、垄断盐铁、文化浸润,步步为营,环环相扣。”
已成老将军的周勃抚掌大笑,声如洪钟,“老夫征战半生,今日方知何为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!魏帅不仅善战,更善治,此等韬略,纵是淮阴侯,也要叹服!”说着,还朝韩信的方向瞥了一眼,似有调侃之意。
韩信不以为忤,反而朗声笑道,“周将军此言不虚!魏相之谋,已非单纯的兵家之道,而是囊括经
济、文化、外交的王道。假以时日,西域诸国必如百川归海,心甘情愿臣服我大汉!”
班玉激动得面色涨红,她真为魏相高兴,“妙啊!以商道控西域,以学堂化胡虏,此乃釜底抽薪之策!当年管仲治齐,也不过是以盐铁之利称霸诸侯。魏帅此计若能施行,十年之后,草原上的匈奴孩童恐怕都要争诵《论语》了!”
灌婴虽不善言辞,却也重重抱拳,铠甲铿锵作响,“末将愿为魏帅马前卒!您指哪儿,我就打哪儿!”
沈寂原本微蹙的眉头早已舒展,含笑叹道,“先前是下官短视了。魏帅这一套三分军事,七分政治的方略,当真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