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(12/29)
知道韩信心中怨气未消,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,便不再多言,只是默默跟在韩信身后。第75章 良弓藏(三)长嫂的理性……
韩信在宅子里转了一圈,越看越觉得心中复杂。这宅子确实奢华,但越是如此,他越觉得刘邦的安排充满了讽刺。这座宅子,表面上是对他的优待,实际上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。
走了很久很久到后院门外,韩信站在渭水边,望着远处的山峦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握紧了拳头,又缓缓松开。
刘邦每次都这样,占尽了理,他心里恨意满腔又难聚起来,与他撕破脸皮的反。
毕竟他若要走,只要不被关大牢锁住,他自然能走,跳这渭水里也游走了,天下这么大。可是偏偏又仿佛对他千好万好,让他就这么与他僵持着。
要么与他彻底决裂,一斩所有的恩义,要么君臣信任如故,这般狠不够决断,仁不够彻底,最是磨人。
夏侯婴早就走了,给他留下了仆侍,八个侍女,八个侍从,还有看守大门的守卫八人,管家一个,婆子六个,厨师与干杂活的十来个。
看主人家心情不好,他们也就默默不说话,洒扫打理起来,人多一忙活,这宅院也就活过来了。
魏倩在咸阳休息了两天,她两天没出院门,晒着太阳喝茶赏花,日子也太闲适了,她想起她哥魏均与嫂子顾芊也在府里。
顾芊怀孕,她怎么也得去看看,她其实也前几年就过年匆匆一面,真没什么印象,她与魏均成亲的时候,恰逢陈胜造反,她家与魏家交好,便跟着一起奔逃。
当年顾家为了攀附魏家,把她嫁给了魏均,但好在魏均虽没有大出息,但实在是个好人,对她一切都好,她外柔内刚,很是珍惜得来不易的安稳日子。
顾家曾经在魏国时也算得上是贵族,但随着魏国的覆灭,王族都四散奔逃,更何况顾家?顾芊的父亲顾衍是个典型的贵族子弟,虽然家道中落,但他依旧保持着贵族的傲气,不肯低头谋生,不理俗物,整日里只想着如何恢复家族的荣光。顾芊的母亲早逝,家中除了她,还有一个弟弟顾远,年纪尚小,尚未成年。
顾芊自幼聪慧,性格坚韧,虽然家境贫寒,但她从不抱怨,反而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。她深知家族的没落已成定局,唯一的出路便是靠自己。
顾家与魏家本是世交,顾衍与魏倩的父亲魏无知年少有交情,随着魏家的没落,两家的来往也逐渐减少。直到陈胜起义,天下大乱,顾衍才去求魏无知。
魏家在乱世中不仅没有没落,反而因为魏倩的远见卓识,在会稽站稳了脚跟。顾衍看到魏家的崛起,心中既羡慕又嫉妒,他决定将女儿顾芊嫁给魏无知的长子魏均,以此攀附魏家,谋求家族的复兴。
魏母起初是不乐意的,顾家过于破落,但她看见顾芊时,又改变了主意,女儿家心思正,能力强,与她那没出息的儿子互补,教一教也是掌家的好手。
这比乱世里那些爆发的富贵千金好得多,于是便同意了这门婚事。
顾芊对父亲的安排并无太多抗拒,她也明白自己作为长女的责任。虽然她对魏均并无太多了解,但那又如何,嫁给他至少能过上安稳的日子,不必在乱世沉沦。于是,她顺从了父亲的安排,嫁入了魏家。
魏均是个心有苦胆难言的性子,顾芊外表柔弱,又身世经历凄楚,他在帮她护她的过程中,找回了被人需要的感觉。
婚后顾芊与魏均相处融洽,魏均虽然没有什么大志向,但他性格温和,对顾芊体贴入微,两人相敬如宾,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。顾芊也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戒备,开始真正融入魏家的生活。
顾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