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契哥[种田] > 20-3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20-30(35/40)

子百家,说:“这也是儒家书吧?”

    晋生答道:“是。说的是君臣、父子、夫妻与五行阴阳。”

    李宝福记得以前夫子常说的一句话,随口念来:“夫为妻纲,父为子纲,君为臣纲。”

    晋生眉尾微挑,说道:“正是。”

    李宝福一知半解,想再问可看晋生抄书认真,也不打扰,只就认真磨墨。

    晋生字迹遒劲有力,气韵从容,运笔流畅,看得李宝福心生羡慕,早知多读几年书了。

    “看什么?”晋生抄书时见李宝福凝视着他出神,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你的字真好看,”李宝福说,“州府送西京的科举考试,晋生哥去过吗?”

    “去考过,”晋生道,“但才学泛泛,未得成功。”

    “不急,这谁说的?”李宝福蹙眉想了想,说:“慈恩塔下题名处,十七人中最少年。我夫子说那时候这人二十七了还在一群人里最年轻,可想这考中功名的人实在多,年纪也实在大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白乐天的诗,”晋生说,随即摇头笑笑,“我没有他那样的运势,三十岁前过州县试得个举人,我也就满足了,然后安心回村里教书。”

    这读书费钱,一本书就得要不少钱财,更莫说笔墨纸砚等。且读书人不能常下地干活,家里又少壮力,为此这读书都是富裕人家才做的事。

    只有些许百姓愿将孩子送去私塾夫子那里读两年不做睁眼瞎就罢了,一路读书是穷苦人家供不起的。

    为此晋生都是一边给人抄书一边读书,不时还要回家做农,实在没钱再读。

    且这科举考试,先得过州县考试,中得举人后由刺史推举去西京赴考。然这推举名额哪怕是上州一年也才三个,这三人还可来自天南海北,为此每年刺史家中都挤满了赴考举子。

    科举难,读书更难。

    所以李宝福没啥读书考进士的念头,每天种种地,晚上抱着赵庄生睡觉他也就满足了。

    李宝福出生时,两个哥哥都不在了,这脾性温和的晋生与他而言就像大哥一样,让李宝福心生好意。

    屋外方竹影动,自成一片天地。

    晋生抄得几篇文后,齐山民与赵庄生终于回来。

    齐山民笑道:“事说成了,后日巳时三刻我送庄生兄弟过去就行。”

    李宝福高兴得不行,嘴里念着齐大善人真好随即往善人身上扑。

    齐山民格手一挡,说:“别闹啊,你手上要是有墨弄脏了我衣服小心把你沉晋江里去。”

    李宝福嘿嘿一笑,给齐山民锤着肩说:“我研墨最是小心,不会的,晋生哥的字像……王羲之!”

    齐山民揽过李宝福肩,忍俊不禁道:“晋生字习的是柳公权,不是王羲之。”

    李宝福不解:“不都是书法大家吗?”

    这时晋生已收拾完书籍到得院里,齐山民便招呼着四人往外走。路上还得给李宝福解释这柳公权与王羲之的不同,然李宝福听得一知半解脑袋大,满脑子楷、行。

    最后齐山民傲然道:“以前我俩在书塾念书时,晋生的字可是夫子赞过的有大家之风,”

    说话间,四人已在食肆落座。

    晋生唤来博士让李宝福点菜,李宝福尚未来过这家离晋江一步之遥的食肆,赶忙推给齐山民。齐山民品茶继而推给赵庄生,赵庄生话少得可怜,于是又推回给了晋生。

    晋生无奈问了李宝福和赵庄生忌口食材,点了姜母鸭、葱醋鸡、石斑鱼葱油浇蛏子、松茸乌鸡羹四盅、逡巡快炒、一壶金蒲五月春。

    李宝福见晋生还想给赵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我家青梅超甜的 炮灰女配甜宠日常 这社团才不是我后宫 墨少追妻路漫漫 相敬如宾第三年 有内鬼,但是老板 幼儿园大厨养崽日常[美食] 术式是想象召唤术 如若有你,一世欢喜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