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悖论(2/3)
成本主要出现在前四项,每年需要维护三十五万兵马,真是干了。你说他多吧,汉武帝时期年年爆兵六七十万,你说他少吧,东汉时期全国上下基本才十五六万兵马,出问题的时候临时征召。
还得减,等草原安定,边军再砍一半,别觉得可怕,东汉最武备废弛的时候,边军才两万人。
胡亥主要是想调整一下体系,没有制度只会单方面带来好处,府兵也是一样的,他想减少府兵对于整个国家的压力。
府兵是什么?府兵是一群类似于士大夫的小型特权阶级,他们的人数膨胀到了三十六七万,直接影响150万人以上,间接影响300万人以上。
他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不需要服役,但劳役不会停的,那可不就是别人承担了嘛。(胡亥今年就打算恢复部分劳役项目)
土地是有限的,他能供养的人力是有限的,能提供的粮食是有限的。因此,胡亥征调更多府兵,一方面是为了加强统治,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少征普通民兵,减轻地方压力,优化资源配置。
胡亥笑了笑,其实还好,大部分兵马不是强制征调,正常管口饭吃,压力不是特别大。等整理好马政,建立属国骑兵制度,边境就能放松一下了。
想到这里,他又有些愁了,封建制度真的很扯淡,民众富裕迎来盛世真的是好事吗?
这真不一定。
胡亥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为了加强地方的基层百姓力量,强化他们的抗风险能力,以此反哺统治。
但是,根据马尔萨斯人口增长原理。
当这群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拥有充足食物的时候,他们就会不加克制的疯狂繁衍,人口会指数级增长,2、4、8、16、32等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可对应的生产资料不会啊。别说古代了,现代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。
那你让古代怎么办嘛?
古代的核心生产资料只有一个,土地。你告诉我,这玩意儿怎么增长?
如果没有星门,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,国家迎来盛世,为期二十年到五十年左右。然后因为人口数量的增长,落到每个人头上的生产资料迅速减少,紧随其后的便是疯狂累积的社会矛盾。
(曲辕犁等手段可以缓解,但没什么卵用,一句话,增长速度不一样)
到了那时,胡亥将不得不再次动用暴力机器,征调天下府兵,向天下子民开战。随后,等待命运的审判,看看下一次老天爷站在自己这边,还是站在起义百姓那一边。
(王朝中后期,基本上每隔几年都会有一场大规模的叛乱,那个时候,国家就已经进入惯性滑行了。朝廷会照常处理他们,一般都谨慎且幸运地压了下去,然后随着国力的衰弱,人们突然发现某一次压不下去了,再然后,就是改朝换代了……)
因此,他才会要求府兵土地、特权等一系列财富和优势,均与该身份绑定,胡亥就是要确保一个底线,保证府兵群体的存在和忠诚。
未虑胜,先屡败。万一星门打开之后,对面有什么问题呢?
比如那里是克苏鲁的世界,或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过不去,或者压根儿星门就用不了,或者对面人均韩信、自己打不过人家。
总之,未来可能因为种种原因,自己没有办法带领整个秦朝迅速去做增量市场,那就要考虑好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