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疏通脉络(3/4)
情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?冯去疾挣扎着起身,寺人赶紧搀扶,老头子道:“能与陛下君臣一场,是臣的荣幸,但臣的身子臣自个儿清楚,已近黄昏啊。”
“臣这副残躯,确实不能够再陪伴陛下了,还望陛下能够允准臣辞官归乡,在最后的时间,老臣有点想感受下普通人的天伦之乐,感受一下重孙子趴在腿上的闹腾,哈哈,不怕陛下笑话,臣花在右相这个名字上的时间,太多了…”
老头子絮絮叨叨地讲着,人老了确实啰嗦。
胡亥一边目光柔和地听着,一边确定了一个事实,人的精神会随着肉体而变化,年老枯萎的身体会带走你的勇气和力量。别的不说,哪怕是去年,这个老头子也绝不会有一丝放弃权力的念头。
长生与健康啊,人类永恒的执念,自己所拥有的瑰宝比想象中还要重要。
胡亥在几轮交谈后,颇为痛惜的同意了他亲自前来的第三次致仕请求,赏金百两,赐车马仪驾,准许他以彻侯之尊,荣归故里。(侯爵是秦始皇封的)
“谢陛下隆恩!”老头子退下了。
为了保证三互法的顺利推行,胡亥掐死了明升暗降把其子冯劫调出京城的想法,现在与其考虑清扫冯氏派系影响力,不如考虑团结他的遗留力量,因为不能动摇大局。
该死,老头子不会是算到了这一点吧?!统战价值拉满了。
而且,如果向后期考虑的话,还得用冯家和他们的门下子弟,因为现在高官群体里面,主要有三个派系。
第一大的派阀是李斯为代表的势力,门下官员和力量遍布政军两界,因为他既担任左相官职,又担任枢密使职务。后者还好,前者真的是根基深厚。
第二大派系则是冯家,冯氏父亲出任政府官吏最高职位右相,儿子又出任有半相之称御史大夫,门徒无数。
第三大派系则是把控了多个关键职位的帝党,它们成分复杂,有宗室、有外戚、有军功转、有察举制爬出来的士人,还有地方主动投诚的忠犬。
该派系的影响力最大,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基本都不敢违背皇帝的意见,他们便可以充当旗手来调动整个天下的力量,但帝党内部成分复杂,他们互相都不一定认同对方,只是因为皇帝的意志而团结在一起。
现在,如果冯家彻底倒台,在各种隐秘战线的利益刺激下,可能会加强李斯与皇帝的摩擦,甚至转化为相权与皇权的战争。
毫无疑问胡亥会赢,李斯没有胜算,但这种不必要的内耗百分百会导致三互法推行失败,这就是胡亥所不能容忍的了。
什么?李斯怎么敢挑战皇帝?他疯了?
怎么说呢,严嵩其实也没有挑战嘉靖的意思,但有时候这个战车吧,它自己会动,没办法的。
到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,就是让李斯主动退位,以最后的刹车权利来终结愚蠢的挑衅。可那样其实是两败俱伤,因为解决李斯有个屁用,什么收益都没有,反而虚耗时间。
胡亥要的是国家鼎盛,而不是执着在方寸之间搞权力斗争,他需要稳定。
因此,胡亥心思电转间作出如下决策:
1.李斯调任右相,去掉枢密使职务。升职的同时,夺去部分实权。
2.章邯接任枢密使,控制他完全不熟悉的府兵,制约韩信影响力(这个问题不大,只是顺手为之)。
3.冯劫加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