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思想(3/4)
停蹄的下达了新的旨意,《奏折流程制》。制书明文规定了当陛下安坐皇宫时,丞相等重臣处理完奏章,不论大小,都应当呈送皇宫,让皇帝进行最后的批复,文件才算有效。否则,视为非法。
群臣噤声,制书颁行天下,皇权再度膨胀,票拟批红制度成型。
还通过了一个小的制度变动,将天下的一些行政区进行改革,划分天下为48郡。(主要是前面的雷有问题,秦朝郡国地图版本太多了,从现在开始就统一为48郡,我真服了)
中尉部下军队陆续罢散三万人,蓝田大营清退一万,中央征召兵总共留存六万人(不包括卫尉部队)。
随后,胡亥命令各地查验土地情况,准备进行第二次大规模落籍府兵。
在下完这道命令之后,胡亥的精力开始集中向制度与秦律改革,这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缓慢、坚定、不断推进的过程。
“泰山王及各地烽烟四起,一大原因是刑法只允许地方官员进行坚决抵抗,如果不从就会被处置。”
“让丞相们商议一下,可否增加弹性条款,允许地方官员在发现匪寇失控时,自行判断局势,可以选择招安,用安抚和谈判来交换时间。至于由谁决定该匪徒是否值得招安,再行讨论,看看是上交中央,还是由地方郡守处置更为合适。”
“诺。”
这是胡亥下的其中一条命令,他要增加秦法中的弹性条款。
“还有这个,一亩地究竟要种多少东西,什么时候种,这些法条太细了,朕明白这是为了强制推进农业改革,强化国力。”
“但今时不同往日,这种过时的细则,让丞相们商量一下,选择几个郡县试点,尝试取消看看。关于具体怎么种田,要种多少,由强制性法律规定改为乡长啬夫教导。”
这是另外几条,胡亥要减少一些不合时宜的,或者过度细化的章条,像一亩地种多少这种事情往往无法彻底执行,反而会成为当地的有权者借机生事,侵吞财产,将良民变为罪人的合法利器。
那还不如废了呢。
“失期罚甲看看能不能降低处罚,但是依然要保证执行,看看怎么变通一下,还有禁止私斗之类的规定,这类正确的事物我们都要坚持,但可以尝试改变,比如从断手断脚换为罚钱,从罚到破产变为重罚等。”
胡亥传递着自己的意志。
“将劳役分为普通劳役与特别劳役,人力短缺或需要大批量人力的时候,下发特别劳役,由中央政府下发,只有特别劳役才需要政府官吏参与,正常情况下恢复过往惯例。哪怕是基层政府吏员、亭长,也有免除劳役的权利。”
胡亥将秦始皇滥用民力的一些错误往回纠正,恢复基层政府的统治能力,强化人们对于成为公职人员的向往,增强政府影响力。
这些东西是秦朝本来坚持得不错的,但是在几十年前出现了问题,大批量的基层管理人员跑去修长城了,那地方能不乱就怪了。
这不是秦律的问题,是新产生的问题,这些东西反而好弄,往回改就行了。
有的条款颁行天下,有的条款选择郡县试点,有的条款还在讨论。但这股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向了天下,一片欢舞的情形出现在天下四十八郡国内。
我大秦,蒸蒸日上啊!
与此同时,内部的换血也在悄然进行,翰林院的储才之所人数锐减,地方的基层官员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