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9章 袍哥(2/3)
鸳鸯阵?没听说过。
齐斟酌小声嘀咕道:“这名字好古怪,一点也不霸道。”
陈迹没有解释什么,这个名字并不霸道的阵法,却代表着冷兵器时代步兵阵法最后的辉煌。
戚家军以鸳鸯阵为压箱底的绝活,造九战九捷神话。
他挥挥手:“去找毛竹吧。”
齐斟酌策马离去,直到傍晚时才又回来。
只见他肩上扛着两支长短不一的毛竹,一支一丈二、一支一丈一。他扛着毛竹跃下马来,将缰绳递于羽林军手中。
李玄看了一眼毛竹:“不够长。”
齐斟酌为难的看着李玄说道:“姐夫,你又不是没去过咱家竹林。我找遍整个齐家竹林,最长的就这两支,都被我砍过来了……父亲和老爷子最喜欢那片竹林,天天说竹林乃齐家文人风骨,他们要知道我把最高的两支竹子砍了,说不定会砍我!”
李玄面色一肃:“你砍竹子没叫人看见吧?”
齐斟酌嘿嘿一笑:“放心,我避着人呢,不然怎会磨蹭到这会儿才回来?咦,我师父呢?”
李玄解释道:“刚过申时他便走了,说是要去天桥看看撂跤的把式。”
齐斟酌疑惑不解:“那玩意有什么看的?一群糙汉子拧巴在一起,难看死了。”
……
……
从南边进京,要走永定门。
进了永定门便是天坛与山川坛,平日里庙会都在这里办,热闹非凡。
天桥就在天坛边上,是热闹景象中,最热闹的一处。可谁家大人要听说孩子去了天桥,定会将孩子数落一顿“正经人家不许去那种地儿”。
陈迹走在车水马龙之中,满地的牛粪味和叫卖声。
路边,一个汉子擎着一柄红缨枪,周遭围着瞧热闹的百姓,眼瞅着汉子将枪尖顶在喉咙上,硬生生将枪杆顶弯。
待到一小子拿着铜锣转圈吆喝:“各位大爷大婶,有钱的捧个钱场,有人的捧个人场,一文不嫌少,百文不嫌多……”
话说到这,看热闹的百姓一哄而散,铜锣里只收到两三个铜子儿。
有老头嬉笑道:“这一看就是老实人刚进京卖手艺,下次可得学聪明些,难道没听说过什么叫‘光说不练’?”
老实巴交的汉子收了红缨枪,虚心请教道:“敢问老丈,什么是‘光说不练’?”
老头继续戏谑道:“收钱要在顶枪尖之前,看官心痒难耐的时候收,都顶完了谁还给你钱?你看隔壁那玩飞刀的王胖子,每天都说要蒙起眼睛,拿飞刀扎他闺女头上的红果子。可他飞刀之前就开始收钱,收完钱就从头开始演一遍,我住天桥这么多年,愣是没见过他真让闺女顶过红果子。”
汉子疑惑道:“那他到底会不会?”
老头笑骂一句:“会也不能扎啊,那是亲闺女!”
陈迹从红缨枪的摊前经过,一路上见了玩飞刀的、胸口碎大石的、顶大缸的,路边传来爆肚的香味,老石记的爆肚已经煮到了第八锅,锅前的百姓依旧络绎不绝。
正走着,迎面有小贩挑着扁担经过,高喊着:“艾窝窝,刚出锅的艾窝窝!”
陈迹侧身避让,转头看见最热闹处,被人里三层、外三层的围着,不知道里面围着什么。
他转身上了临街的酒楼,站在二楼凭栏看去。
人群当中,赫然是两个赤膊的汉子,一人满背纹身,青色从脖颈蔓延至手腕,身上涂着光亮的油脂,在夕阳下反着光。
另一人身上干干净净,没纹身,没涂油,一身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