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0-140(25/37)
母说了,让府里多照应照应贾兰。李纨一时感动不已,刚才因妙玉而生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。这时凤姐赶忙跳出来讨好卖乖: “老祖宗,那我呢?”贾母的眼光在那张列着所有的单子上一溜,笑着道:“这个——牛舌饼,给你……给你们两口子分去。"
一屋子的人顿时都失笑。
"这个山楂锅盔给二丫头,枣花酥给三丫头,这个莲蓉饼给四丫头,这个墨子酥给宝玉……"
贾母——分派完,妙玉那头竟然破天荒地遣了一个道婆过来,说是谢过老太太赠的定胜糕,又回赠了一份好茶叶。贾母颇为开怀,便命人去将这好茶沏了,和满院的儿女亲戚们一起品尝这天幕上赠下的糕团。
尝过之后众人都说是新奇——味道清新,不似市售的糕饼,鞠甜鞠甜的,要配酊茶,这个空口吃也挺好吃。但若说起糕饼精致,配料讲究……荣府的厨房其实也能做出来。
凤姐抱着她那条牛舌饼,左看右看,终是有些舍不得下嘴,看了半天,突然想起来,问道: “老太太,您说,天幕这回赐下咱们这么一匣子糕饼,究竟是什么意思?"
宝玉忙道: "许是谢咱家上次送‘茄鲞’的事。"
李纹李绮邢岫烟等人从不知道上次天幕上那罐茄鲞是荣府送的,都吓了一跳,险些噎着。贾母顿时愀然不乐: "这岂不是就两讫了?"
她总想着,真要到了要命的时候,许是要求着天幕救命的。
宝玉与凤姐对视一眼,
两人连忙劝道: “礼尚往来,原属寻常。”
亲戚们顿时都屏住呼吸:这荣国府二门内聊的话题也太高级了,竟然跟天幕上的神仙“礼尚往来”?还原属“寻常”?
凤姐见贾母略觉得好些,又道: “再说也不是只送了宝玉一个,林家表姑娘不也一样收到了吗?"
贾母顿时想起,好像天幕上是说过,是什么“抽奖”,随便挑了几个能见着天幕的人送的,不是刻意为之。自家宝玉能“中奖”,应当还是运气好、有造化的缘故。
老太太顿时放心了,满是皱纹的脸上又多了些笑模样。
那边探春在细细品尝老太太分给她的枣花酥——她心思缜密,先命自己的丫鬟侍书取了一只碟子,用小银匙将碟子里的枣花酥细细切成四五块,然后自己取了一小块尝了尝,然后又用余下几块,从身边的迎春、惜春、岫烟那里换来一些别的口味的,慢慢咀嚼,——都尝过了,开始出神。
待到凤姐叫她,探春才醒过神来: “天幕是不是在指点咱家,说是这糕饼生意虽然看似芝麻绿豆般小,但是集腋成裘,做好了那收益也颇为可观。所以很值得一做?"
凤姐在旁拍手,道: “正是呢!”
凡事都往生意上想,这府里,也就凤姐和探春。
一时间院内众人都自以为领悟了天幕的“用意”:这般精致的糕点,荣府的厨房完全能做得出来。其实不止是荣府,京里各家府邸的白案厨子多半都有这等功底,只是多半自矜身份,不屑为之罢了。所以天幕才以此为例,教给世人——这生意应该这么做。
凤姐恐怕在宝玉把这匣子糕饼送来的时候,就已经将这生意全盘想过了,当下掰着手指算道:"这糕饼生意若要往大里做,大可以开几家不同的店面,但做饼和烘焙都只在一处做,省了地方,也省了每家店面单独请糕点厨子的钱。"
“除了这些日常的糕点,我就想啊,铺子里尽可以做些时令吃食,比如端午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