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-100(5/37)
打下来,那也只Уզᒁყ能怪枣树,不能怪咱,不是吗?"
探春听刘姥姥说得风趣,虽然并未多得多少安慰,但心里的确好受得多了。
"是呀,我这回只是试了试……”探春自我安慰式地说了一句, “或许天幕上神仙的东西,我等凡人本来就不该肖想的。”
刘姥姥却笑道: “三姑娘,咱是个墙头上行路,直来直去的人。你这边才试了两三种布料,一副毛竹架子,就说不行,这未免也太快了。孙猴子护着唐僧西天取经,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!"
探春被刘姥姥说的心中一动:确实如此。她是个国公府的小姐,平日里顺惯了,未曾尝过什么真正的挫折。就算天幕上说她管家失败,她其实也还未真正经历,未曾体会过那种灰心失望而又无力的感觉。
这“温室大棚”,她也才尝试了一天,就断言说自己不行,那未免也太不能坚持了。
听到这里,探春忙打叠精神,道: “姥姥说的太对了,是我草率。好歹也得再想想,多试几种法子才行啊!"
远处,冷眼旁观探春的白嬷嬷便微微点头,似是觉得由此看这位小姐的秉性,不是轻易就肯放弃的。
“我们庄稼人也常说,蔓上花开两朵,有时是这朵能结瓜,有时却是那朵……都不一定的。三姑娘着实不必只盯着一朵。将心眼打开,许是能有别的造化。"
探春今次到王家村来,原本心心念念就是要想造出温室大棚来,让她在那个小小的“大观园”中未曾能够施展的拳脚在这里都施展出来。土地能够带给她丰厚的出产——这是天幕上的仙子亲口告诉她的。
至于刘姥姥说的“别的造化”,除了"温室大棚”之外,她又能想到什么主意呢?
第一次尝试失败,王家村的人看着倒伏在地的“大棚”都道甚是可惜。他们都记着花田带给王家村的好处,指望着探春的“新主意"也能让他们再好好“忙”上一阵的,因此倒也无人笑话探春。
探春转而尝试了好几种材料,效果都不算太好。
这时她忽然听说,王家村附近有一座庄子,冬天能产蔬菜。探春闻言,兴冲冲地跑去看了,才发现那座庄子位置不错,坐落在一座山坳里,山坳里还有一眼温泉,因此地气偏暖。
探春:.……难
怪!
这座庄子听说是京里某一家王府的产业,因此所有出产都是只供那边王府,从来不在市面上发卖的。因此京里就连贾府这样的人家,都从未听说过冬令的新鲜菜蔬。
但那边也说了,这庄子冬日里能种菜,全靠的是温泉和地气。若是数九寒冬大雪天,那他们也是没辙的。
那庄上的管事娘子似是与白嬷嬷有旧,见了探春也很喜欢,所以才将一切都和盘托出。探春不免谢了又谢,但回来细想想,这样靠着温泉出产的冬令菜蔬,似乎也并不是她想要的。
无奈之下,探春只得先放下“温室大棚”这个念头,回到脂粉作坊里,将凤姐拜托她的事——做起:为花田的花农设计“包产到户”的规则,又为几家管事的家人制定分红的规矩。
听天幕讲过一次,探春对如何管理这些人事已经驾轻就熟。花田与作坊的人也大多早就听说了这位“有刺儿扎手”的三小姐,大多服服帖帖的,不敢作妖,又被“包干”的前景所吸引,渐渐生出干劲儿来。
只是探春心底里还是没放弃天幕启发她想到的“温室大棚”——可究竟怎样才能做到呢?
这日,与脂粉作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