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女生小说 > 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> 90-10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90-100(16/37)

皱纹瞬间像是花朵盛开。

    "三姑娘,当初姥姥只是让你有枣没枣打一竿,试上一试。谁曾想你竟然都制出来了?"

    探春也笑着道: “要不是姥姥劝我坚持,我哪里又能站在这里,亲眼见证今天这副景象呢?”

    如今这第一批的“冬令蔬菜”已经收下来,命人送到京城里去了。宁荣二府中人已经各自尝试到一回冬令野菜的“甜头”。而贾母欣慰异常,特地命贾琏和凤姐一起来了一趟,探视探春。

    据贾琏和凤姐说,冬令京郊有产“蔬菜”这事,已经在京城渐渐传开。冬季里新鲜蔬果奇缺,菜价腾贵,人人见了绿叶菜都喊稀罕。按照贾琏的说法,今年荣府里往各大府邸送去的节礼,甭管是直接送菜,还是用菜换钱,已经全都有着落了。

    按天幕上的说法,将探春放在大观园里,一年只能省下四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而如今,这王家村的冬令菜蔬的营生,带给荣府的收益起码是千两往上。待到明年,探春能再将这温室大棚的规模做得再大些,成千上万的生意也能做得出来。

    另外,凤姐还悄悄告诉探春:经过林如海斡旋,南安郡王已经在回京的路上,南方将领想必不敢再妄谈刀兵,而海疆诸小国也有意议和,纷纷遣使入朝纳贡。如此一来,南方那场战事便确定打不起来了。

    这也就意味着探春用不着再去远嫁和亲。

    ——这都是天幕带来的变化。

    回想起这些时日里发生的事,探春忍不住再一次对天幕心生感激,仰头望着头顶上方的冬日蓝天,口中喃喃低语。

    这时刘姥姥又好奇道: “三姑娘上次还提过那‘羽绒服’的事,如今怎样了?”

    一听刘姥姥说起“羽绒服”,探春愈发心情舒畅。

    "还记得姥姥当日对我说,蔓上花开两朵,有时是这朵,有时却是那朵,不一定的……而如今,我这两朵花都结了小倭瓜出来,就等着长大啦!"

    这是探春写了信给宝钗,宝钗肯定了她的想法——在江南一带人们已是不大习惯冬令穿皮毛衣物,填有丝绵或是棉花的棉袄却未必扛冻。若是有比丝绵更暖和,比皮子更轻薄的冬衣,在江南想必能大行其道的。

    而探春也没有只坐等着宝钗的回复,她已经找人挨家挨户去收那鹅绒去了。

    可巧这王家村冬令本有习俗,各家都做腊鸭与风鹅,加之今

    年王家村年景好,除去春种秋收,春夏时有花田脂粉的营生要忙,临到冬来,竟又多出一门冬令蔬菜的营生。于是家家户户都比上年阔绰了许多,腊鸭与风鹅也就甘愿多做几只。一时之间,竟让探春收回了好些鸭绒与鹅绒。

    这些禽绒由探春的人收回来之后统一处理,先是用开水烫一遍,然后用加入香料的澡豆搓洗,最后堆在炕上慢慢烘干,便全无异味,可以往衣物里填塞了。yզƃУ

    这处理的过程,包括所用澡豆的配方,探春都留了个心眼,没轻易向外透露。但王家村的农人只说是以往不值钱的鹅绒鸭绒,如今也能卖出钱来,各家各户都多了实惠在手里,都是感谢探春,没有不高兴的。

    只是探春的尝试,目前还停在这最初的一段,所以她才说了,这蔓上的花,刚刚结出了一枚小小的倭瓜出来,日后还要长大。

    可是如今,探春已经心中舒顺,看到了希望,过去她在荣府中时时感受到的那种焦虑与压抑,如今大多都一扫而空。

    前些日子贾母还来信告诉探春,让她年节时回来帮着忙年,顺带挑几房得力的家人,带到王家村别院。到时探春尽可以挑几房中意的,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斩神:魅魔代理人,收割神明词条 崩坏被刀傻的我想救所有人 他家小姑娘又不乖了 隐婚男神苏炸了 EXO炮灰逆袭血泪史 狐妖小红娘(同名国漫《狐妖小红娘》小说版) 女王重生:风华千金! 重生国民校草:杀手在校园 南太太的隐婚日常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