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百万贯(4/7)
,好让自己一家独大,往后不就可以肆意妄为,想赚多少就赚多少了?“如今有人建议在汴京设立市易司,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品,市场上短缺时再卖出,并允许商家贷款或者赊货,可以收取息金。远之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?”
明远一怔:这是……市易法?
他猛地跳起来:“不可,元泽兄,这万万不可啊!”
王雱万万没有想到明远竟然会有这么激烈的反对,他不解地问:“远之为何觉得不可?”
此刻明远脑海里满是“行政权力膨胀就必然导致寻租”,市场应由“看不见的手”进行调节……但苦于一时无法向王雱解释清楚。
他脑海里飞快地转着,一边组织语言,一边观察王雱的表情。
突然,明远明白了了一件事——今日王安石父子将他们一行三人请至相府,他明远并不是一个陪衬。
是王安石之子王雱,甚至是王安石本人,想要通过他,了解商人这个阶层对于“市易法”的意见。
“……总之,此法绝不能轻易推行,就算是推行,也绝不能在汴京。”
明远一通解释之后,王雱又问。
“远之当年对青苗法一力支持,如今为何又对市易法如此反对?”
“青苗法啊……”
明远回想起当初他决定支持青苗法时的情形。
“王安石这人能处!”
他是这么评价的。
如今他受邀,于相府和王家人一起进行了一次简单的家宴,对王安石的评价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。
所以他一定要把这道理与王雱说清楚。
“这就要从‘市易’的本质说起……”
明远一行来到崇仁坊,王安石府邸。今日已是冬至,时近傍晚,在宰相门前候见的官员还是很多,车马从府邸门前一直排到巷口之外。
明远与种建中下马,而种师中由王雱亲自牵着,一起迈步下了马车。引来相府门前的一干人等围观。
旁人都认得王雱是相府大衙内,但不知道明远和种家兄弟的身份,于是猜测纷纷。
明远不理会那些议论,只管跟着王雱进门。
他竟还有心思观察,王安石府邸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——
没有!王安石的相府依旧是一座朴素到接近寒碜的府邸。前庭依旧是光秃秃的只有两座假山盆景,大半年不见,这盆景上的假山上连青苔都没多出一片来。
他随着王雱进院时,只见一人从院中走出来。来人身材高大,相貌英伟,曾经留给明远很深刻的印象——正是那位,苏轼见到需要举起“便面”,以掩饰自己行藏的朋友,章惇。
“子厚兄已经见过大人了?”
王雱见了章惇便笑着打招呼,看情形两人应是关系很好。
谁知听到这个字号,种建中、种师中和明远全都站住了。
王雱恍然大悟,连连对种明等人说不好意思:“抱歉抱歉,重了令师的字号。”
张载字子厚,章惇也字子厚,两人姓氏同音,表字相同。听到这个名字,明远他们全都得站住。
章惇也立即明白眼前这些都是横渠弟子了。
他一眼扫过,视线在种建中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,似是非常欣赏种建中的勃勃英气,对明远这样相貌绝好但半点也不强壮的,章惇似乎没有什么兴趣。
“元泽!今日别过了。来日待我章某人功成回京,再与元泽闲话西南风物。”
与种明等人匆匆见过,章惇立即与王雱告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