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170号小说网

170号小说网 > 女生小说 >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> 13、十万贯

底色 字色 字号

13、十万贯(2/3)

身边停着一辆骡车,骡车上堆得高高的,全都是用油纸包起的一匹匹锦缎。

    蜀中到汴京通常有两条道路,一是沿江而下,越过三峡天险,抵达襄阳之后转陆路往汴京;二是循着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道路,进陕西,再折向东,便是往京师去的官道。

    这胖蜀商贩卖上好蜀锦,自然不愿冒三峡漂流的风险,因此选择借道陕西。

    饮过“自来泉”,胖蜀商擦了一把汗,招呼着车夫将他的货物赶向陕西城门口。在那里有税吏对往来商旅征税。

    “什么!”

    明远原本已经打算离开,忽听胖蜀商那边无比吃惊地大喊一声。

    “过税竟提到二厘2了?”

    这蜀商口中的“过税”,区别于长安本地商户所缴纳的“驻税”,是指长途运输货物时,经过税卡时缴纳的路税。过税二厘是指缴纳货物价值百分之二的税金。

    这个税率看似不高,但是蜀商每经过一个税卡,都要缴纳一次税金。从长安到汴京,一路上税卡不知凡几。而越往汴京去,这些蜀锦的价格就会被累加得越高,商人要缴纳的过税费用就越高。

    明远听说过“百里不贩樵,千里不贩籴”的说法,知道柴火和米粮这些利润率比较低的商品完全不适合长途贩运。

    但他原以为,蜀锦属于利润率较高的商品,从蜀中贩运到汴京去,价格能翻上好几倍,两厘的过税,应当还是支持得住的。

    可时此刻,那胖胖的蜀商额头上的汗一下子又冒了出来,一副焦头烂额的模样,大声哀求眼前的两名税吏。“差官大哥行行好,两厘的过税一收,我这一趟就真亏得狠了。”

    其中一名税吏双手一摊:“官府定的税率,又不是我们空口白牙说的。”

    另一名税吏也摇摇头:“没办法,朝廷要打西夏党项人,朝中的相公们天天愁着筹措军费粮饷,不从你这豪商身上想办法,难不成还从那些将将糊口的小民们身上刮油水吗?”

    税吏的话说得甚是漂亮。路过的百姓听见顿时一阵哄笑与奚落。那蜀商额头上的汗水顿时更多了。

    显然路税涨价不在他意料之中,而这样一去一回,就算能把车上的蜀锦在汴京卖掉,再从汴京带货回蜀中,估计也要亏钱。

    明远对那名蜀商并不如何同情。做生意除了精明头脑以外,消息耳目灵通,为人随机应变,甚至拥有及时止损的魄力都是很重要的。

    只不过宋代的普通人确实正忍受着太多名目繁多的税负,朝廷的手伸向了每个人由生到死的每个方面,试图将任何一枚可榨取的铜板都榨出来。临时措施也就罢了,但绝不是什么长久之计。

    此刻胖蜀商一脸欲哭无泪的可怜模样,但始终拿不出一个办法来,令人围观的人都为他着急。

    然而明远却看到了一个机会——

    于是他从袖中抽出一把折扇,缓缓打开,面对折扇上龙飞凤舞的“1127”四个阿拉伯数字,一面轻轻挥动,一面小声交流。

    “1127,你说的‘等价交换’,有地域限制没有?”

    系统沉默了好一阵,终于回答了一句:“在这一方面没有详细的规定。”

    没有详细规定就是没有规定。

    明远微微一笑,将折扇一收,缓步上前,问那蜀商:“这位仁兄,你这一车蜀锦,在汴京能卖多少钱?”

    胖胖的蜀商正失魂落魄着,半晌才答道:“大概七、八百贯……”

    明远眯着眼笑着:“我看看货色。”

    那蜀商浑浑噩噩地从骡车上取下一匹,扯开外面包裹的油纸。围观众人都是“啊”的一声。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? 星魂元纪 npc太软,玩家大佬纷纷沦陷 一人:融合【罗】,全性无证黑医 [清穿]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三角洲行动: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杀敌涨修为,入伍参军的我黄袍加身 仙途诡斗风云 打造天庭地府的我,只想活下去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